第二十三章 电脑那边,校门那边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晚上,苏凯与电脑那边的“涟莹”一直聊到10点,“涟莹”以困了为由下线了。苏凯点起一支烟,推门走进卧室边的露台,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刺激感。忽然,在又想起日记中的某些场景后,想着连小莹的名字,苏凯竟感到丹田内慢慢升起一股热流。虽说他与“涟莹”在qq上聊了差不多三个小时,但几乎都是一问一答,断断续续地对着话。即便是苏凯抛出了主题,“涟莹”也是好奇了几分钟后,便依旧走着“你问我答,你沉默我沉默”的爱搭不理路线。苏凯明白,“涟莹”把他当成了单位内的某个对她有所注意的同事,而他如果想将她发展为自己每晚固定的聊友,必须另抛新鲜主题。但思来想去,苏凯还是决定不提日记的事,那是他的最后筹码,抛出它,他必将从引她说话变为求她说话。最重要的是,虽然苏凯判断“涟莹”百分之九十便是日记中的连小莹,但他深知人的眼光各不同,没准日记主人公眼中的漂亮姑娘,在他眼中平庸之极。他必须防着这点,因为他不想在不漂亮的女生身上浪费太多时间。


  第二天上午,苏凯见“涟莹”在qq上的头像是黑的,试探着给她发了条消息。一般来说有固定工作的办公室人员,白天是一定在线的,只不过很多人都选择隐身。消息发出后十多分钟,正当苏凯准备放弃、打开游戏登陆程序时,“涟莹”的头像忽然闪了起来!他将游戏登陆程序最小化,忙礼貌地跟她打了个招呼。苏凯昨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,决定不再打熟人牌。他要在网上靠聊天征服她,就必须忘掉日记中有关她的记录,从一个陌生人的角度来进取,摸清她的底牌后,以自己的种种优势来吸引她的注意。


  果然,苏凯是正确的。当他不再居高临下地跟她玩猜谜游戏,而是正常、略带高傲与吹嘘地与她聊天时,她才多了些对他的注意,话也相对昨晚多了起来。


  通过聊天,苏凯知道连小莹现在人在天津,刚刚在天津师范大学毕业,没有回家,直接去了一家名为环艺江南的装饰公司做总经理秘书。天津距北京不远,苏凯一听她在天津,顿时蠢蠢欲动起来。苏凯对天津也算是比较了解,一来是刚到北京读大学时,他听说天津麻花和炸糕很不错,便慕名去了好几次;二来是读大二时他跟天津农学院的一个小美女处了半年的对象,也是从网上认识的,所以那半年他基本上每个周末都在天津渡过的。当然了,他当时将每个周末去天津一次找她,称之为“临幸”。


  “涟莹”道出自己在天津后,苏凯赶忙半个天津人一般,说起了自己在天津时的一些趣事,与她讨论着哪儿买衣服好,哪儿小吃多,哪家肯德基的服务态度不好等。不过,当他发现说起这些,“涟莹”比他还能说时,他便立即刹车,坚决不肯让她在聊天中占了上风。苏凯何等精明之人,话题从购物过渡到天津的众多高校后,话锋自然一转,与她聊起毕业后的事情。他深知,刚出校门,又在天津举目无亲,她现在的心理是极其脆弱的。她话语中所表现出的冷傲与玩世不恭的成熟,只不过是她在为自己打气而已。苏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,语重心长地对她讲起了当前的就业形式,并介绍了一些应届生求职经验。最后,苏凯抛出杀手锏,说道反正怎么样都是背井离乡,你倒不如干脆来北京工作。苏凯话一送出,“涟莹”稍顿了一会儿,忽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。是的,两座城市距离如此之近,加上北京申奥成功,伟大的首都一下子几乎成为了所有应届毕业生的梦想。


  不过,短促的激动过后,“涟莹”还是保守地先谢过了苏凯,说自己刚到这家公司,不好马上走,想多学些东西,况且自己好多同学都在天津。苏凯说,以前他在天津有几个朋友,当初毕业后也是这么想的,结果现在纷纷“追悔莫及”


  ,北京的各个公司更为规范,眼界极宽,在北京工作一个月积累下的经验相当于在天津的半年。话到此处,苏凯便抛出了自己的身份,有车有房有学历等滚瓜烂熟的台词一股脑儿地扔了出来,说如果“涟莹”感兴趣,他现在马上就能帮她找到一家很多毕业生都想进的企业。


  看得出,“涟莹”的确心动了。苏凯心里很清楚,她初中时想出去混,即便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,也说明她骨子里是个很有冒险精神、寻求刺激的女孩。劝她来北京的事儿,他估计十有八九会成功。然而,“涟莹”客气地先谢了苏凯,并说她会认真考虑,最后以工作忙为由下线了。苏凯准备了一肚子的话,突然没地儿说了,只好扫兴地登陆游戏,玩了起来。


  看得出,“涟莹”是刚毕业没错,但她不傻。


  二中的校门外,蹲点等候放学看美女的混混很少,几乎没有。偶尔看见蹲着一排人,那准是晚上哪个得罪人的学生又要挨揍了。其实我们学校的治安是出了名的严,不像一中、四中这两所学校,虽为市重点高中,但打架斗殴甚至强奸的事情时有发生。曾经有人编了句话,说一中是战场,二中是考场,四中是情场。我特别同意这句话,因为我去过一次四中,发现漂亮女生几乎是我们二中的两倍还多。


  以前读初中时,学校离我家远,离奶奶家近。现在到了二中,情况整个颠倒了过来,步行回家只需要二十分钟,去奶奶家却需要四十分钟。出了校门后,我需要穿过几栋老式的宿舍楼,越过火车道,纵向穿过机车维修厂,便可以望见我家的大楼。校门正对的那些红砖宿舍楼,曾经是教师们的宿舍,后来教师们纷纷富了买房了,那里便闲置了下来。不过几个月前学校大兴土木,准备新盖一座游泳馆和翻修第二操场,便将民工们安排进了那几栋宿舍楼。


  情况,就这样发生了。

章节目录